梅癌腫病的發生與防治技術
楊梅癌腫病俗稱“楊梅瘡”、“潰瘍病”,屬細菌性病害。主要危害楊梅枝干,產生的腫瘤會影響樹體內水分、養分的運輸導致樹勢早衰,造成病部以上部分枝梢枯死,減產、果實品質下降,甚至引起樹體死亡。
楊梅癌腫病危害如此之大,我們該如何防治呢?
一、危害癥狀
發病初期病部產生乳白色小突起,后逐漸腫大,形成表面粗糙、木栓化的黑褐色腫瘤。癌腫近球形或不規則形,直徑一般為1.5-2cm,最大直徑可達10cm。一個枝條上腫瘤少則1-2個,多則4-5個或更多,腫瘤以上的枝干會逐漸干枯死亡。
二、發生規律
楊梅癌腫病主要發生在結果枝干上,苗木和幼樹發病較少。病菌主要侵染二、三年生枝條,有時也可在多年生的主干和當年生枝條上發生。
1、病菌越冬場所:病菌在樹上或殘枝上的病瘤中越冬;
2、發病時間:4月下旬-5月初,病菌從病瘤溢出菌膿開始初侵染,潛伏期20天左右,5月下旬為始發病期,6月-8月為發病高峰期;
3、傳播途徑:病菌可通過雨水、空氣、昆蟲、接穗進行傳播,從傷口或葉痕處侵入樹體。
楊梅癌腫病危害如此之大,我們該如何防治呢?
一、危害癥狀
發病初期病部產生乳白色小突起,后逐漸腫大,形成表面粗糙、木栓化的黑褐色腫瘤。癌腫近球形或不規則形,直徑一般為1.5-2cm,最大直徑可達10cm。一個枝條上腫瘤少則1-2個,多則4-5個或更多,腫瘤以上的枝干會逐漸干枯死亡。
二、發生規律
楊梅癌腫病主要發生在結果枝干上,苗木和幼樹發病較少。病菌主要侵染二、三年生枝條,有時也可在多年生的主干和當年生枝條上發生。
1、病菌越冬場所:病菌在樹上或殘枝上的病瘤中越冬;
2、發病時間:4月下旬-5月初,病菌從病瘤溢出菌膿開始初侵染,潛伏期20天左右,5月下旬為始發病期,6月-8月為發病高峰期;
3、傳播途徑:病菌可通過雨水、空氣、昆蟲、接穗進行傳播,從傷口或葉痕處侵入樹體。
因此地勢低洼、排水不良、管理粗放、多風多雨的天氣或者蟲害嚴重的楊梅容易發生癌腫病。